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千甲紀錄片-心得感想

看完千甲這部紀錄片之後,才深深了解到原來我們所謂的平地都市人都一直使用文明和現在繁榮來侵略和侵占原住名同胞的生活空間;還有破壞他們原有的生活模式,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既有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模式。
 
而樸門永續設計這個理念,也是我第一次透過千甲這個紀錄片了認識及瞭解,“Permaculture”是 permanent”(永恆的)、“agriculture”(農業)和“culture”(文化)的縮寫字。在台灣,Permaculture曾被譯為永續栽培或樸門農藝。但Permaculture是一整合性的設計系統,不代表特定技術,更不只是有機種植技術的一種,因此農藝二字決不足代表其意義。Permaculture所代表的意義也並非"儉樸""簡樸"之意即能表達。雖永續一詞已過於廣泛被使用,但本網站傾向使用綜合音譯與意譯的方式,即樸門永續設計,以方便讀者理解。
 
Permaculture最早是由澳洲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於一九七四年所共同提出的一種生態設計方法。
 
雖然一開始Permaculture重點在可持續性的食物生產方式,不過隨著時間累積,Permaculture的哲學已經擴展到了經濟和社會領域。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運動,舉例來說,有些實踐者正在把靈性與個體成長工作整合進入Permaculture的架構中。

其主要精神所在就是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它可以是科學、農業,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 和藝術。建築師、社區規劃師、農夫、經濟學者、社會科學家,甚至學生、家居者或園丁等都可以循它的精神和設計原則,各取所需。

Permaculture的核心精神包含三大生態倫理:一是照顧地球,二要照顧人類,三是分享多餘,即是運用日常剩餘的時間、金錢和物資來達成上述兩項目的。

此外,還有一個新的名詞CSA社區協力農業,其實協力農業[1]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是在 1960 年代,從德國、瑞士與日本開始。發起這樣一個農業運作型態主要是對於食物安全與農地都市化的反思。1960 年代,歐洲開始有一些農夫與消費者團體意識到關於農業的本質,絕非可以單單以產物價格來衡量,而是應該從生態與社會公平的角度來思考,從此展開這樣的運動。同時由於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先生的啟發,許多的社區支持型農場結合了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BD)來運作。同一時期,在日本的一群媽媽在面臨越來越多進口食物、並且憂心可耕地流失日益嚴重的狀況下,遂發起有名的社區支持農業運動 Teikei(提攜)。至於美國, 1984 年也因著簡范德.圖因(Jan VanderTuin)先生的引進,開始了美國本土的 CSA 運作。根據美國農業部 2007 年的統計,目前北美洲約有 13,000 個社區支持型農場,最大的一個農場有超過 13,000 個家庭會員。 什麼是社區協力農業?根據美國全國永續農業運動的共同主席伊麗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2]女士的解釋,「社區協力農業的本質是一群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土地間的相互承諾。農地餵養人們,而人們支持農地作為回報,並共同承擔內在的風險與享有潛在的產品報酬。」講的更白話一點就是說,田地、農務、農產不再是農人(生產者)的事情,而是緊緊與消費食物的人聯繫在一起,豐收與欠收大家共享收穫與承擔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