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心得分享 紀錄片: 只因我們生活在地球-福岡正信印度之旅

這一次上課是看只因我們生活在地球-福岡正信印度之旅這一部紀錄片,其實這一部紀錄片主要是在闡述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和推廣過程。

福岡正信生於1913年愛媛縣伊予市,早年就讀岐阜高等農林學校,主修微生物學,著有《一根稻草的革命》、《自然農法》等書。25歲時,福岡正信即思索現代農業科學帶來的問題,後來發展了「自然農法」,主張不耕起、無肥料、無農藥、無除草。雖然早年研究受到農業經濟學者執疑此農法不符成本和效益,但隨著環境問題愈來愈受重視,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及與環境相處之哲學也隨之水漲船高。在今泉光司導演的紀錄片裡,福岡正信接受印度媒體訪問時表示:「自然是我的上帝!」指出依照大自然的天性,使植物以自然的姿態生長,才是讓這個世界正常循環的不二法門。

福岡正信曾發起一系列以黏土丸子綠化沙漠的計畫,成功地於印度、菲律賓、坦尚尼亞等地實行。去年希臘發生森林大火,帶領森林附近的社區居民,一起做黏土丸子,以自然農法來重建森林的,就是福岡正信唯一的嫡傳弟子,也是希臘人。福岡正信的名言:「放棄你的自我,是與自然融合一起的最佳捷徑。」在環境與資源被破壞怠盡,福岡正信的信念值得再三咀嚼。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吳子鈺:雨林咖啡,公平貿易與世界公民教育 心得感想

這一次幫我們演講的老師是吳子鈺,演講題目為雨林咖啡,公平貿易與世界公民教育。在聽完這一次演講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一杯小小的咖啡會隱藏如此之多不為人之的秘密。
原來咖啡是殖民國家帶入未開發或是尚未開發國家中的產物,很多種植的農夫可能到過世的時候連一杯咖啡都沒有喝過;但那些殖民國家只是要利用這些被殖民國家的土地,資源,人民來替他們生產一些必須或是非必須產品;藉此來達成他們生活上或是非生活上的需求。
從這一次的演講之中,我才突然瞭解印尼年產35萬公噸咖啡、是全球第4大原豆出口國,而蘇門答臘的雨林卻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速率消失中;更在驚覺台灣現階段生活消費所需資源來自全球,必須要耗用29個台灣才足以支撐,自己也是環境的「剝削」者時,我才自我反省了一下是否也要像吳子鈺老師一樣對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目前台灣市面上所銷售的公平貿易咖啡,幾乎都購自西方特許商,而吳子鈺老師要做的是,直接到產地農村去進行第一線採購。為了籌募資金,他開始寫信給朋友,請他們努力轉寄,希望號召400位長期訂戶,採2年為期、一個月一磅的方式,預購他滿懷理念與抱負的雨林咖啡。雖然反應與他預設的目標有很大差距(目前只有二十多位),吳子鈺仍在去年12月親赴亞齊省咖啡產地Takongon拜訪。今年6月,他花費台幣80萬元,從農民手上買回第一批、總計3公噸的雨林咖啡。
「雨林咖啡走的是社會企業路線,利潤不分配給股東,而是回饋當地農民。」吳子鈺指出,整個計劃分3部分,公平貿易是起點,他要讓咖啡交易透明化,帳目、利潤的使用完全公開。
後續的「雨林計劃」,則把雨林咖啡的盈餘用到熱帶雨林的關懷和復育上。
目前贊助雨林研究計劃的行動已經展開。今年6月,吳子鈺老師與蘇門達臘蘇北大學的生物系主任簽署協定,從9月新學期開始,提供一位教授(5,000美元)、5位研究生(每人500美元)合計7,500美元,從事當地熱帶雨林的基礎研究,累積雨林相關資料庫。
最後,人類除了生產自我生活必需品的同時,是否也要思考一下在有餘力的時候;也可以貢獻自我的能力來改善這個被我們破壞殆盡的世界。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陳弘正: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

這一次演講老師是陳弘正老師,陳老師演講題目為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
其實從我知道Facebook這一個社交網路平台到現在五年多的時間了!一開始會接觸這個網路平台是因為一套線上遊戲叫做開心農場,要玩開心農場必須先註冊Facebook後登入才可以使用這套遊戲;也就是要把Facebook當作是入口網站。

因為開心農場這套遊戲是採用時間收成的遊戲方式,也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就必須去巡視菜園,收割農作物,偷偷別人的家東西;因為這樣的遊戲模式養成了我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之後就會登入Facebook去看看好友動態的習慣。

其實Facebook這個社交網路平台應該可以說是這個世代一個算是相當新穎及新奇的發明;因為這個軟體的出現,讓我們可以利用很多的管道來尋找多年不見的朋友,同學,鄰居,甚至是只有數面之緣的朋友。
另一個特點就是你可以不用出門,打電話;就可以隨時連接或更新好友們的最新動態及生活周遭大小事情;這也漸漸的變成網路世界的一句至理名言不用出門電便可知天下事


在陳老師還沒有來演講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說原來Facebook還有分所謂的強連結和弱連接,還有存在在Facebook裡面一些奇奇怪怪的參數意義;在我的認知裡Facebook就只是一個可分享個人動態及欣賞瞭解好友們動態的一個社交網路平台。只要好好經營Facebook,其實可以從這個社交網路平台中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韋仁正:協力造屋的社會運動經驗 心得感想


今天演講的老師是韋仁正,所演講題目為協力造屋的社會運動經驗

其實目前在這個社會上,因為從小生長環境或是現階段的社會人與人的互動相處過程;導致人們互動社交能力越來越差,人際關係越來越遙遠。

 

如果可以利用協力造屋這個運動來喚起大家人與人相處的這個基本關係,不但可以促進社會人際關係,也可以改善整個社會風氣。

 

協力造屋除了上述這個優點之外,也可以利用這個運動來改善目前國家對於綠能建築的整個觀念;目前台灣的建築物基本上全都是採用所謂的水泥式建築。水泥式建築物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建築材料,其原因是水泥的導熱性很好,無論冬天或夏天,都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將室外溫度排入或排出。這對節約能源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不能保持好的隔熱效果,意味著夏天就需要開更強的冷氣才能保持屋內舒適涼爽的溫度;相反來說,冬天的時候屋內就必須採用更高的發熱裝置,才能維持室內溫暖的溫度。

 

因此,透過協力造屋的方式,除了可以喚起大家早期同心協力,互助合作的向心力;也可以採用自我選擇建築材料的方式,選擇隔熱效果較好的建築材料;達成節約能源,維持綠能的最終目標。

 

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接觸協力造屋及綠能建築方面的環境及建築物,讓這個議題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及關注。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潘忠政老師 (觀新藻礁的守護者)-心得感想

這一次的演講是潘忠政老師,我個人覺得這一次的演講是我參加這堂課截至目前為止最有感觸的一堂演講。
潘老師一開始先介紹個人的一些學經歷,後來開始介紹觀音地區30年來工業或是其他因素的變遷;進而利用海邊美景和生態來呼籲大家要注重和守護整個藻礁的重要性。並不是一開始就一直大家要注重生態保護,而是告訴大家如果我們去做保護生態的話,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

其實我還有佩服潘老師的一點就是他可以堅持自己的信念去守護這個看起來完全微不足道的藻礁生態,在還沒有上潘老師課之前,對於藻礁的一切我完全一無所知,不知道這個小小的藻類居然可以從中看到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嚴重性,也不清楚如果把這個藻礁生態維持好的話,可以重建整個海洋生態,這一切的一切在還沒上過潘老師課程之前,我是完全不知道的。

除此之外,潘老師為了保護藻礁除了強硬的抗爭手法之外,也知道要從一般民眾的認同中著手,所以老師開始辦一些小朋友的藻礁生態之旅,從介紹藻礁生態和生活在藻礁附近動植物的生活作息及特色中,讓大多數民眾瞭解保護藻礁我們可以獲得什麼;而不是破壞藻礁之後,我們可能會失去什麼。

我個人感覺這兩者中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一般民眾對於獲得的認同感會遠比失去來的多很多。這也是潘老師在守護藻礁中最成功也是最令人讚賞的一點。

                                                     Jaockal.C 江賢亮 11/13/2013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千甲紀錄片-心得感想

看完千甲這部紀錄片之後,才深深了解到原來我們所謂的平地都市人都一直使用文明和現在繁榮來侵略和侵占原住名同胞的生活空間;還有破壞他們原有的生活模式,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既有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模式。
 
而樸門永續設計這個理念,也是我第一次透過千甲這個紀錄片了認識及瞭解,“Permaculture”是 permanent”(永恆的)、“agriculture”(農業)和“culture”(文化)的縮寫字。在台灣,Permaculture曾被譯為永續栽培或樸門農藝。但Permaculture是一整合性的設計系統,不代表特定技術,更不只是有機種植技術的一種,因此農藝二字決不足代表其意義。Permaculture所代表的意義也並非"儉樸""簡樸"之意即能表達。雖永續一詞已過於廣泛被使用,但本網站傾向使用綜合音譯與意譯的方式,即樸門永續設計,以方便讀者理解。
 
Permaculture最早是由澳洲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於一九七四年所共同提出的一種生態設計方法。
 
雖然一開始Permaculture重點在可持續性的食物生產方式,不過隨著時間累積,Permaculture的哲學已經擴展到了經濟和社會領域。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運動,舉例來說,有些實踐者正在把靈性與個體成長工作整合進入Permaculture的架構中。

其主要精神所在就是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它可以是科學、農業,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 和藝術。建築師、社區規劃師、農夫、經濟學者、社會科學家,甚至學生、家居者或園丁等都可以循它的精神和設計原則,各取所需。

Permaculture的核心精神包含三大生態倫理:一是照顧地球,二要照顧人類,三是分享多餘,即是運用日常剩餘的時間、金錢和物資來達成上述兩項目的。

此外,還有一個新的名詞CSA社區協力農業,其實協力農業[1]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是在 1960 年代,從德國、瑞士與日本開始。發起這樣一個農業運作型態主要是對於食物安全與農地都市化的反思。1960 年代,歐洲開始有一些農夫與消費者團體意識到關於農業的本質,絕非可以單單以產物價格來衡量,而是應該從生態與社會公平的角度來思考,從此展開這樣的運動。同時由於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先生的啟發,許多的社區支持型農場結合了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BD)來運作。同一時期,在日本的一群媽媽在面臨越來越多進口食物、並且憂心可耕地流失日益嚴重的狀況下,遂發起有名的社區支持農業運動 Teikei(提攜)。至於美國, 1984 年也因著簡范德.圖因(Jan VanderTuin)先生的引進,開始了美國本土的 CSA 運作。根據美國農業部 2007 年的統計,目前北美洲約有 13,000 個社區支持型農場,最大的一個農場有超過 13,000 個家庭會員。 什麼是社區協力農業?根據美國全國永續農業運動的共同主席伊麗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2]女士的解釋,「社區協力農業的本質是一群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土地間的相互承諾。農地餵養人們,而人們支持農地作為回報,並共同承擔內在的風險與享有潛在的產品報酬。」講的更白話一點就是說,田地、農務、農產不再是農人(生產者)的事情,而是緊緊與消費食物的人聯繫在一起,豐收與欠收大家共享收穫與承擔風險。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我們的能源未來-感想

今天幫我們演講的講師是胡湘玲老師,其實她主講的內容是要大家注意能源的使用效率進而帶入要如何節省能源的演講主軸。

其實這個存在的這個社會,因為工業與科技進步速度太快導致人類與整個地球生態平衡發展不協調;因此如何有效節約能源而避免更動現有人類生活環境的這個課題,也就成為現今全人類最大一個課題。

此外,這堂課讓我印象做深刻的地方就是胡老師在介紹她在德國的生活及她所購買位處德國的一間房子(應可稱為古蹟),原來德國不只工業及科技發達;連環境保護含有節約能源這個兩個方面也是著墨和深耕已久,就像老師說的:會做節能的人,期追根究底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熱愛這個環境或是深愛這個地球,期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對於數字和金錢相當敏感及敏銳(可以使用最少成本發揮最大效益),因此可以使用天然(不需要成本)或是再利用的能源,這個課題儼然成為德國人最為重要的一個課題。

最後,胡老師所創立的德國汗得學社是一個獨立研究、廣開視野與國際合作的組織。獨立於個別利益,汗得在能源革命的時代,從經濟/社會/文化的面向,提供適當的策略與正確的科技,以能源建築實踐永續的未來。
透過這個組織可以號招更多的人,願意付出或是貢獻自己的專長來幫助更多的人建造所於他們自己的房子;把胡老師對於有效節能這個概念利用這個機會也一起導入建造房子的契機當中。

以下是胡老師創立汗得學社的網址,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